热门资讯推荐
标签
加热炉
1 设备基本要求
设备名称:加热炉;
数量:1 套。
2 设备用途
加热炉为配合热成形压机实现薄壁钛合金喷管瓜瓣热成形。
2.1 该设备为专用的钛合金热成形加热炉,主要用于厚度为 1mm~5mm 的薄壁钛合
金喷管瓜瓣热成形。
2.2 机床工作区由一个大的加热室组成,采用隔热板/结构钢热屏蔽板进行全封闭。
加热室由四个隔热门(墙)与上、下工作台构成加热炉炉体。四个隔热门(墙)
可向内/向外平移运动,确保平台运动和对工作区进行热隔离、密封。前后门可
垂直上下提升/下降,以提供进出炉腔的通道,保证零件和模具的装卸全程无障
碍。系统加压时,前后门、侧门向内自动可靠压紧,系统卸压时,前、后、侧门
自动向外松开,并可手动操作。升起前后隔热门后, 可从压机的前面和后面来装
卸模具和工件。
2.3 两侧保温墙和前后门都采用优良的内衬板,热屏蔽盖板外表面采用不锈钢盖
板。炉门保温棉内有?;げ?,材质为耐高温板材,防止保温棉脱落。在加热工作
状态下机床外表面任何能接触到的地方温度不得超过 50℃。
加热平台为金属材料,在 1000℃的工作环境下可长期使用,能抗高温、抗热辐
射,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及抗压强度。
4 炉体技术要求
4.1 加热平台为金属材料,在 1000℃的工作环境下可长期使用,能抗高温、抗热
辐射,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及抗压强度。
4.2 平台*大升温速度不小于 150℃/h,升温速度 0℃~150℃/h 编程可调,升温
过程平台各区的温差≤50℃。
4.3 加热系统由插入金属平台的多段式加热器(元件)组成,更换加热器方便、
快捷。加热管在加热平台表面的下方布置贯穿平台,形成多个加热温区,每个平
台??榭砂沧岸喔尤裙?。加热管可进行快速拆卸和更换(详细阐述更换方式,
更换时间短优先考虑)。加热管寿命大于 6000 小时 ( 累计加热时间 ) ,或甲
方正常使用 2 年以上。
4.4 加热管连接到上、下工作台加热区外部的配线端子区域,采用封闭设计,并
装有吹风装置,对配线端子处进行通风散热,并持续监视接线盒内的温度,以确
保加热线路安全。
4.5 每一个平台加热区都采用计算机控制和监控。如果温度达到设定的极限值,
能驱使隔离开关切断,隔离此区域。每一个加热区都有单独的 K 型热电偶进行反
馈控制,并预留备份,便于通过在端子上更换接线及时恢复设备正??刂?。当加
热管损坏时,监控系统发出警报,指示应当更换加热元件,并且能够识别具体某
根加热管损坏的位置,便于更换加热管及热电偶。
4.6 加热系统分区加热,上工作台、下工作台均布加热区,加热区均布且不少于
12 个。每个加热区均有两根 1 级 K 型热电偶,分辨率≤±1℃。一根监控平台均
温性,一根控制单区和隔壁区的加热温度,各区测温点均匀分布在上下工作台,
通过调节器和功率调整单元控制,每个加热区域的温度设定值可调,双重温度监
控来保证整个金属加热平台均温良好,要求在 650℃~850℃时为±5℃以内。提
供包括预验收和终验收所需测温用热电偶。
4.7 配备 12 个模具热电偶接口,半数位于上模,半数位于下模,接口位于压机
两侧,通过上、下工作台的转接盒连接于控制柜。
4.8 加热炉前后保温门上下滑动以便梭车进/出设备、装卸零件和模具。
4.9 加热系统为分区加热,通过系统设定调整每个加热区的加热温度。每个加热
区热电偶配有独立超温开关?;ぜ尤绕骱徒鹗羝教?,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,控制
系统会立即切断电源来?;そ鹗羝教ê图尤裙懿⑼北ňㄖ僮髟?。所有热电
偶都是独立的,单独通过插头连接于控制柜。
4.10 每个温区的控制热电偶和超温热电偶均采用冗余措施,确保工作中发现损
坏热电偶时可及时更换到备用电偶上。
4.11 加热管正常工作寿命≥6000h
4.12 热辐射标记应清楚地标识在机床上明显位置,并且有指明机床和加热运行状
态的警示灯。
5 电气系统
5.1 电气控制系统包括一个工业控制计算机/PLC 控制系统)+现场总线的方式,
彩色中文界面。操作人员从控制系统的操作台上可控制所有的机床参数(加热平
台每个区域的温度、液压、气压、上下工作台位置、时间等),数据以表格和图
形曲线两种方式输出。如果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对设备进行控温,用于控温
和模具温度采集的??榈囊潜恚ò?PID 调节器)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 0.2 级。
PLC 控制所有机床功能,安全和互锁。人机交互装置应安装在方便操作和观察的
位置及高度。
5.2 控制系统采用大于 19 英寸的彩色触摸屏幕并配有键盘 (用来修改工艺参
数 ),一个不间断电源系统 (UPS ) ,配备中文界面、简洁明了的编程界面,及
实时显示所有的平台温度,液压,平台位置,保压时间??纱⒋妗?000 份成形
工艺文件和≥1000 次生产过程记录(包括设备故障记录)。所有维修信息及零部
件信息在硬盘中有备份,并可以随时查看。
5.3 设备配备控制盒,便于操作员对设备进行操作。
5.4 控制系统可编程,可实现存盘、读取、编辑等功能。系统访问储存的参数可
通过操作者触摸屏输入新的加工过程参数,也可对已有的参数进行更改;需通过
密码登陆。乙方提供整个系统软件备份。
5.5 设备可通过预先设置的程序自动完成升温和降温整个循环过程,全过程进行
中不需要操作人员介入对应每个成形过程,都可输出下列的参数跟随时间的变化:
各平台区的温度、模具上的温度、闭合压力、平台位置、各成形 3 段的时间、工
艺参数。系统还包括彩色生成报告。
5.6 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和实际相对应,设计合理,标识和线号清楚准确,便于
维修和维护。
5.7 安装在电气系统中的隔离开关可以将整台机器与电网隔离开来,线缆从电气
柜底部进入,工业控制计算机和 PLC 系统配置一个不间断电源系统(UPS)。
5.8 系统可以提供不少于 12 根 K 型热电偶(压机两侧,每侧 6 根), 用来记录成
型模具及工件温度,这些温度将显示并可以保存在计算机控制系统里。热电偶插
座位于热屏蔽侧板外,临近工作区。
5.9 加热控制逻辑,可以提供操作员选择合适的加热速率,加热速率编程可调:
0℃~150℃/小时。
5.10 系统具有故障自诊断报警和自动?;ど璞腹δ?。在异常情况出现后,可紧
急停止设备运行,并显示出故障信息和故障部位。报警模式有呜铃及闪灯,警告
操作员超出限值的情况,控制台上有重新复位的按钮取消报警。
5.11 设备可在自动和手动模式下操作。
5.12 提供控制软件包,列出功能清单。
5.13 操作台配备空调降温系统。
5.14 系统中具备工作小时记录功能。
5.15 具备 USB 驱动器和 DNC、网络连接功能。设备硬件接口应该具备可供工控网
系统使用的 RJ45 接口,满足 TCP/IP 网络协议。设备支持提供可供工控网系统调
用的 OPC 等通用接口,并开放接口,提供接口通讯协议、调用地址、字段说明和
接口函数调用的说明文档,此外,工厂在进行设备联网和数据下发、采集工作时,
设备实施方需无偿到现场配合。
5.16 主电源部分包括主电源总开关,加热管电压降压器, 配电盘和带有过载(过
电流)?;さ牡缁刂朴布?。 系统输入电源为三相 380 伏, 50 赫兹。备有输入
功率滤波设置,用于监控输入电网电压的波动状态,如有电源电压超限,即时反
馈给设备控制系统。
5.17 控制电源部分包括带以太网口的(西门子、A/B 公司或相当品牌)可编程控
制器, 电源供应, 放大器板卡和加热管的可控硅固态继电器。梯形图逻辑控制程
序会随系统提供给甲方。
5.18 电气控制柜有空调降温系统,并具有防尘密封功能,以保证设备的长时间运
行。
5.19 电气硬件部分增加输入/输出 IO 点各 5 个,用于同超塑功能??榈男畔⒔换?。
5.10 软件部分在界面提供超塑功能选项,并提供后期外接超塑功能相关接口参数
(包含超塑功能启动、停止、报警等功能)。
5.11 加热炉外侧预留气路安装空间,加热平台材质选用含镍金属材质以满足超塑
功能的使用温度,设备*高加热温度≥1000℃。
6 设计与制造标准要求
6.1 设计和制造标准:设备设计制造应符合 ISO 国际标准,国际电气标准(IEO);
设备所有零部件和各种仪表的计量单位应全部采用国际单位(SI)标准,设备的
主要部件包括机械、电气及电子装置都有可靠的安全?;?,电器系统达到电器保
护标准 IP54 或更高要求。提供所选用外供件/机构清单,并给出其制造商、产地。
6.2 该设备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,符合 CE 安全认证。在有可能造成热辐射
的地方应有警示标志,防止误操作或意外事故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损害或设备受
损。
GB 5226—2016 《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》。
GB/T 10067.1—2005 《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》。
GB 5959—2005 《电热装置的安全》。